成语 |
解释 |
遏恶扬善 |
遏:阻止;扬:宣扬。禁绝坏事,宣扬提倡好事。 |
同病相怜 |
比喻因有同样的遭遇或痛苦而互相同情。怜:怜惜。 |
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 |
二十四史:清乾隆时刻《史记》等24部史书。比喻情况复杂,头绪繁多,不知从哪里说起才好。 |
心灰意冷 |
灰心失望,意志消沉。 |
山雨欲来风满楼 |
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情势。 |
头面人物 |
指在社会上有较大名声或势力的人(多含贬义)。 |
目不忍见 |
形容景象极其悲惨。同“目不忍视”。 |
巧上加巧 |
指一时凑巧或指人更加灵巧。 |
祸国误民 |
祸:祸害;误:误导,耽误。指危害国家,误导人民。 |
信以为真 |
把假的当作真的。信:相信。 |
婆婆妈妈 |
形容人动作琐细,言语罗唆。也形容人感情脆弱。 |
异宝奇珍 |
珍异难得的宝物。 |
休戚是同 |
休:欢乐,吉庆;戚:忧愁;是:语助词。彼此间的忧乐和祸福共同承担。形容关系密切,同甘共苦。 |
倒裳索领 |
索:搜寻、寻求。把衣裳倒过来寻找领口。比喻办事抓不到要点。 |
东施效颦 |
美女西施因病皱眉;显得更美。邻里丑女(后称东施);机械地模仿;也皱起眉头;结果这副苦相使她显得更丑(效:模仿;颦:皱眉头)。比喻不顾具体条件;不加分析地胡乱摹仿别人;结果适得其反;显得可笑。 |
绿林强盗 |
指山林的强盗。 |
前仆后继 |
仆:倒下;继:跟上。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紧跟上去。形容斗争的英勇壮烈。 |
不宁唯是 |
宁:请助词,无义;唯:只是;是:这样。不只是这样。即不仅如此。 |
众所瞻望 |
瞻望:仰望。大家所仰望的。形容为大家所敬仰。 |
别有用心 |
用心:存心;打算。心中另有打算。现多指心里打着坏主意。 |
有志竟成 |
竟:终于。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事情终究会成功。 |
驰魂宕魄 |
形容振撼心灵。 |
拆东墙补西墙 |
拆倒东边的墙,以修补西边的墙。比喻临时勉强应付。亦比喻临时救急,不是根本办法。 |
烟消云散 |
消:消失;散:散去。像烟雾和云气一样消散。比喻消失得无影无踪。也作“云消雾散”。 |
二缶钟惑 |
二:疑,不明确;缶、钟:指古代量器。弄不清缶与钟的容量。比喻弄不清普通的是非道理。 |
经纬万端 |
比喻头绪极多。 |
丹书铁契 |
丹书:用朱砂写字;铁契:用铁制的凭证。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世代享受优遇或免罪的凭证。文凭用丹书写铁板上,故名。 |
三月不知肉味 |
三个月之内吃肉不觉得有味道。比喻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事物而忘记了其它事情。也借用来形容几个月不吃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