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初出茅庐 |
茅庐:草屋。原意指诸葛亮感念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接受邀请;就任军师;首战用计火烧博望坡;大败曹兵;立下了战功。后比喻刚进入社会或工作岗位;缺乏经验。 |
从俗浮沉 |
顺着世俗或浮或沉。指能够随着世俗或时势的变化而变化。 |
如履薄冰 |
好像踩着薄薄的冰。比喻在危险的境地而提心吊胆。 |
居重驭轻 |
指人主掌握兵权以制政权。 |
顿挫抑扬 |
形容诗文作品或音乐声响等高低起伏、停顿转折,和谐而有节奏。 |
古色古香 |
(陈设、器物或艺术品)具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调。古香:古书画散发出的气味。 |
不到黄河心不死 |
比喻不达目的不罢休。也比喻不到实在无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 |
雨散风流 |
比喻离散。 |
团团转 |
回环旋转,形容不知道怎么办好。 |
酒能乱性 |
喝多酒能够使人不能自控,就会淫乱。 |
国泰民安 |
泰:太平。国家太平;人民生活安定。 |
死不开口 |
至死也不说话。指缄口不言 |
冲锋陷阵 |
陷阵:攻破;深入敌阵。冲向敌人的防线;攻破敌人的阵地。形容作战英勇。 |
生拉硬扯 |
形容说话或写文章牵强附会。也形容用力拉扯,勉强别人听从自己。 |
胡子拉碴 |
形容满脸胡子零乱不齐的样子。 |
春去冬来 |
春天过去,冬天到来。形容时光流逝 |
似是而非 |
是:对;正确;非:不对;错误。好像是对的;实际上不对。指表面上相似;实际上不一样。 |
千家万户 |
众多人家。 |
移日卜夜 |
指昼夜相继。 |
麻木不仁 |
不仁:失去感觉能力。本指肢体神经失去感觉;对刺激没有感觉。形容思想不敏锐;对事物反应迟钝;漠不关心。 |
脱口而出 |
指话语未经思索;随口而言。脱口:不加思索地开口说。 |
孤注一掷 |
注:赌注;赌博时所押上的钱;孤注:赌钱的人在输急时把所有的钱并在一起作为赌注;掷:这里指赌钱时掷骰子。赌徒在输急了的时候把所有的钱并作一次押上去;以决最后输赢。比喻在危急时用尽所有力量做最后一次冒险。 |
鸡毛蒜皮 |
比喻无关紧要的小事或毫无价值的东西。 |
变化无方 |
方:方向,引申为准则。善于变化没有固定的方向或程式。形容行动不因循守旧,变化多端。 |
息兵罢战 |
兵:打仗。停止或结束战争。 |
为所欲为 |
做想要做的事。形容任意而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为:做。 |
举措不当 |
举措:举动,措置。指行动措施不得当。 |
凿壁偷光 |
在墙上凿开一个小孔;偷借邻家的灯光读书。形容在艰苦的条件下仍坚持刻苦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