撧耳顿足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用手抓耳,以脚顿地。形容束手无策。
出处宋·王铚《默记》上卷:“张立于屏风后见之,撧耳顿足。”
基础信息
拼音yǎn ěr dùn zú
注音一ㄢˇ ㄦˇ ㄉㄨㄣˋ ㄗㄨˊ
繁体撧耳頓足
感情撧耳顿足是贬义词。
用法作谓语、状语;用于人的困境。
近义词抓耳挠腮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痛不欲生(意思解释)
- 勤俭节约(意思解释)
- 青天霹雳(意思解释)
- 穷年累世(意思解释)
- 一视同仁(意思解释)
- 靡所底止(意思解释)
- 野心勃勃(意思解释)
- 匡乱反正(意思解释)
- 歇斯底里(意思解释)
- 丑声远播(意思解释)
- 旁征博引(意思解释)
- 偶一为之(意思解释)
- 断香零玉(意思解释)
- 善游者溺(意思解释)
- 共商国是(意思解释)
- 风虎云龙(意思解释)
- 牵肠挂肚(意思解释)
- 笑貌声音(意思解释)
- 充耳不闻(意思解释)
- 意料之外(意思解释)
- 出师不利(意思解释)
- 竹篮打水一场空(意思解释)
- 赤胆忠心(意思解释)
- 命途多舛(意思解释)
- 甘拜下风(意思解释)
- 千里命驾(意思解释)
- 惊心悼胆(意思解释)
- 欲速则不达(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犬马恋主 | 喻臣下眷怀君上。 |
习非成是 | 对某些错误事情习惯了,反以为本来就是对的。 |
一时一刻 | 指非常短暂的时间。 |
扫地出门 | 原指把一切杂物都扫出门去;室内干干净净;不留任何东西。后比喻全部家产都被处理;连人也被赶出家门。 |
斗唇合舌 | 犹言耍嘴皮子,卖弄口才。 |
赶尽杀绝 | 驱除干净;彻底消灭。比喻残忍狠毒;不留余地。 |
劳民伤财 | 劳民:使人民劳累;伤:耗费。既让人民劳累受苦;又耗费了资财。指滥用人力物力;造成浪费。 |
白日见鬼 | 大白天见到鬼。原比喻官府里清闲、冷落。现多比喻不可能出现的事。 |
路无拾遗 | 见“路不拾遗”。 |
有权有势 | 势:地位和权力。既有权力,又有地位。 |
正人君子 | 旧时指正直;有道德的人物。现多用来讽刺假装正经的人。 |
大张旗鼓 | 大规模地摇旗擂鼓(张:展开;铺排;旗鼓:古代作战时传达军令的用具)。原形容作成的规模和声势大;现泛指做事规模和声势很大。 |
徇私舞弊 | 为了个人利益或照顾私人关系而弄虚作假;做不合法规的事。徇:依从;舞弊:用欺骗的方法做违反法规的事。 |
弟子孩儿 | 弟子:歌妓,妓女。婊子养的。 |
孝子贤孙 | 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孙。泛指有孝行的子孙。 |
舞刀跃马 | 挥舞刀枪,纵跃战马。比喻奋勇作战。 |
珠还合浦 | 合浦:汉代郡名,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比喻东西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回。 |
迭床架屋 | 床上搁床,屋上架屋。比喻重复、累赘。 |
聪明才智 | 聪明:耳聪目明。泛指人有高超的智慧和才能。 |
绵里藏针 | 绵絮里边藏着针。比喻外表温柔;内心尖刻厉害;也比喻柔中有刚。 |
坐怀不乱 | 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将受冻的女子裹于怀中,没有发生非礼行为。形容男子在两性关系方面作风正派。 |
飞蛾扑火 | 蛾:像蝴蝶似的昆虫。飞蛾扑到火上。比喻自寻死路;自取灭亡。 |
前赴后继 | 赴:奔赴。前面的冲上去了;后面的紧跟上来。形容不断投入战斗;奋勇冲杀向前。 |
家常便饭 | 家中日常饭食。也比喻常见的、平常的事。 |
驰魂宕魄 | 形容振撼心灵。 |
张徨失措 | 见“张皇失措”。 |
五花八门 | 原指五行阵和八门阵。这是古代两种战术变化很多的阵势。比喻变化多端或花样繁多。 |
力屈道穷 | 屈:竭,穷尽;道:途径,办法;穷:尽。力量办法都已穷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