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蚊负山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使:派,令;负:背。派蚊子去背山。比喻力不胜任。
出处《庄子·应帝王》:“其于治天下也,犹涉海凿河,而使蚊负山也。”
基础信息
拼音shǐ wén fù shān
注音ㄕˇ ㄨㄣˊ ㄈㄨˋ ㄕㄢ
繁体使蚊負山
感情使蚊负山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指力不胜任。
近义词力不胜任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纸老虎(意思解释)
- 高耸入云(意思解释)
- 亭亭玉立(意思解释)
- 石枯松老(意思解释)
- 披肝沥胆(意思解释)
- 着手回春(意思解释)
- 起兵动众(意思解释)
- 遗形藏志(意思解释)
- 拭目以待(意思解释)
- 名重一时(意思解释)
- 同室操戈(意思解释)
- 擦肩而过(意思解释)
- 流离颠沛(意思解释)
- 冠绝一时(意思解释)
- 大千世界(意思解释)
- 水中捞月(意思解释)
- 狭路相逢(意思解释)
- 冲锋陷阵(意思解释)
- 不可磨灭(意思解释)
- 分工合作(意思解释)
- 安闲自得(意思解释)
- 闲情逸趣(意思解释)
- 礼坏乐缺(意思解释)
- 凡夫俗子(意思解释)
- 横七竖八(意思解释)
- 清风劲节(意思解释)
- 南征北战,东荡西杀(意思解释)
- 超然绝俗(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胡作非为 | 指毫无顾忌或不考虑后果地肆意行动。非为;干坏事。 |
薪贵于桂 | 薪:柴草;桂:桂木。形容物价飞涨。 |
痛定思痛 | 悲痛的心情平静下来以后;回想遭受痛苦的情景;让人震撼;也让人警醒。形容所受痛苦的沉重;含有警醒的意思。痛:悲痛;哀苦;定:平静。 |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 路途遥远才能知道马的力气大小,日子长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 |
斗方名士 | 斗方:一二尺见方的诗幅或书画页;名士:知名而未出仕的人。好在斗方上写诗或作画以标榜的“名士”。旧指冒充风雅的人。 |
众喣山动 | 众人吹气,可以移山。比喻人多力量大。同“众喣漂山”。 |
雪兆丰年 | 谓冬天大雪是来年丰收的预兆。 |
安安静静 | 指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 |
学而时习之 | 学过的内容要经常复习它。 |
无时无刻 | 时、刻:时间;时候。没有一时一刻。 |
夫唱妇随 | 唱:原为“倡”;即倡议;提出某种意见。丈夫说什么;妻子也跟着说什么。是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表现。形容夫妻和睦。 |
极重不反 | 同“极重难返”。 |
算尽锱铢 | 算:计算;锱铢:旧制1两=4锱,1两=24铢,比喻极其微小的数量。极微小的数量也要算。指苛敛钱财。 |
姹紫嫣红 | 姹:美丽;嫣:妖艳;美好。形容各色的美丽花朵争相斗妍。也作“嫣红姹紫”。 |
化鸱为凤 | 比喻能以德化民,变恶为善。鸱,猫头鹰,古人以为凶鸟。语本《后汉书·循吏传·仇览》:“时考城令河内王涣,政尚严猛,闻览以德化人,署为主簿。谓览曰:‘主簿闻陈元之过,不罪而化之,得少鹰鹯之志邪?’览曰:‘以为鹰鹯不若鸾凤。’” |
不得而知 | 得:能够。无从知道。 |
折臂三公 | 晋代的羊枯,曾坠马折断手臂,官至三公。指贵官堕马。 |
风俗人情 | 指一地相沿而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 |
昂藏七尺 | 指轩昂伟岸的男子汉。 |
燕雀安知鸿鹄志 | 鸿鹄:天鹅。比喻庸俗的人不能理解志向远大者的抱负。 |
作贼心虚 | 虚:怕。指做了坏事怕人知道,心里老是不安。 |
今是昨非 | 现在是对的;过去错了。 |
不治之症 | 治不好的病、绝症。也比喻无法挽救的祸患或无法改正的弊端、错误。 |
不能自拔 | 拔:摆脱。不能将自己拔出来。指陷进很深的境地;难以使自己从中解脱出来。 |
婆婆妈妈 | 形容人动作琐细,言语罗唆。也形容人感情脆弱。 |
三十三天 | 佛教称欲界第六天为三十三天,即忉利天。后形容最高的地方。 |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 比喻做事情敷衍消极,混一天算一天,没有积极主动的精神。 |
心烦意乱 | 心情烦躁;思绪纷乱。形容内心烦闷焦躁。烦:烦躁;意:心绪;心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