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漆阿胶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歙县的漆,东阿的胶,即指胶漆。比喻情意相投。
出处《剪灯余话 田洙遇薛源联句记》:“歙漆阿胶忽纷解,清尘浊水何由逢?”
基础信息
拼音shè qī ē jiāo
注音ㄕㄜˋ ㄑ一 ㄜ ㄐ一ㄠ
繁体歙漆阿膠
感情歙漆阿胶是褒义词。
用法联合式;作宾语;含褒义。
近义词情投意合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居功自满(意思解释)
- 此一时彼一时(意思解释)
- 穷途潦倒(意思解释)
- 志满意得(意思解释)
- 暮史朝经(意思解释)
- 人心归向(意思解释)
- 顿挫抑扬(意思解释)
- 一文不名(意思解释)
- 可想而知(意思解释)
- 以弱制强(意思解释)
- 语不惊人(意思解释)
- 一寸光阴一寸金(意思解释)
- 直捣黄龙(意思解释)
- 妻儿老小(意思解释)
- 户告人晓(意思解释)
- 漫不经心(意思解释)
- 拔茅连茹(意思解释)
- 融会贯通(意思解释)
- 满园春色(意思解释)
- 春去冬来(意思解释)
- 风声鹤唳(意思解释)
- 兵戎相见(意思解释)
- 生知安行(意思解释)
- 引领翘首(意思解释)
- 显亲扬名(意思解释)
- 鞭辟入里(意思解释)
- 繁荣富强(意思解释)
- 腾声飞实(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贫贱不移 | 移:改变。不因生活贫困、社会地位低下而改变自己的志向。形容意志坚定。 |
黄台之瓜 | 黄台:指《黄台瓜辞》,为唐李贤所作,希望以此感悟高宗及武则天不能再废太子。比喻不堪再摘。 |
生龙活虎 | 比喻像很有生气的蛟龙和富有活力的猛虎。形容活泼矫健;富有生气。 |
名重一时 | 一时期内名声很大,受到广泛重视。亦作“名震一时”、“名得当时”、“名噪一时”、“名倾一时”。 |
流离转徙 | 辗转迁移,无处安身。 |
喜新厌旧 | 厌:厌恶。喜欢新的;厌弃旧的。多指用情不专一。 |
万里长城 | 指我国长城。也比喻国家所依赖的大将。现也比喻人民的军队。 |
安步当车 | 安:安详从容;不慌不忙。步:步行;当:代替。不慌不忙地步行;权当是乘车。又借指人能安于贫贱自行其乐。 |
语短情长 | 语言简短,情意深长。 |
作贼心虚 | 虚:怕。指做了坏事怕人知道,心里老是不安。 |
量能授官 | 根据人的能力大小而授予适当官职。 |
道山学海 | 道、学:学问。学识比天高比海深。形容学识渊博。 |
比众不同 | 与大家相比,大不一样。 |
倒裳索领 | 索:搜寻、寻求。把衣裳倒过来寻找领口。比喻办事抓不到要点。 |
女生外向 | 向:朝着,引申为偏爱。女子成人总要结婚。指女子心向丈夫家。 |
无稽之谈 | 稽:音机;查考;谈:话语;传言。没有根据的说法。 |
起死回生 | 把快要死的人救活。形容医术高明。也指将没有多少希望的事情挽救回来。 |
超然绝俗 | 高超得完全不同凡俗。谓远过于寻常之辈。汉·班固《为第五伦荐谢夷吾疏》:“方之古贤,实有伦序,采之于今,超然绝俗,诚社稷之蓍龟,大汉之栋甍。”宋·陆游《与姜特立书》:“《茧庵记》及《初营》、《落成》二诗,大老手笔,超然绝俗。” |
止戈兴仁 | 止:停止。仁:仁政。停止战争,施行仁政。 |
家常便饭 | 家中日常饭食。也比喻常见的、平常的事。 |
妖魔鬼怪 | 迷信的传说中危害人类的妖精和魔鬼。比喻形形色色害人的东西或人。 |
辞喻横生 | 横生:横逸而出。言辞生动,横逸而出。 |
湖海飘零 | 飘零:飘泊。居无定所,四处飘泊。 |
大起大落 | 大幅度地起落。形容变化大。 |
勿谓言之不预 | 不要说事先没有说过,表示事前已讲明白。 |
饱学之士 | 饱学:学识渊博。指学识渊博的人。 |
钜学鸿生 | 学识渊博的人。 |
井中视星 | 从井里看天上的星星。比喻眼光短浅,见识狭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