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榆暮景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夕阳的余辉照在桑榆树梢上。指傍晚。比喻晚年的时光。
出处元 尚仲贤《柳毅传书》第一折:“教子读书志未酬,桑榆暮景且淹留。”
例子教子攻书志未酬,桑榆暮景且淹留。(元 尚仲贤《柳毅传书》第一折)
基础信息
拼音sāng yú mù jǐng
注音ㄙㄤ ㄩˊ ㄇㄨˋ ㄐ一ㄥˇ
感情桑榆暮景是中性词。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垂老之年。
近义词风烛残年
英语the evening of one's life(a man's circumstances in old age)
俄语преклонный возраст
日语老年(ろうねん)の年月(ねんげつ)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迷而不反(意思解释)
- 斩草除根(意思解释)
- 饱食终日,无所事事(意思解释)
- 旦夕之间(意思解释)
- 自我批评(意思解释)
- 说雨谈云(意思解释)
- 余波未平(意思解释)
- 一塌糊涂(意思解释)
- 当仁不让(意思解释)
- 柳暗花明又一村(意思解释)
- 费尽心机(意思解释)
- 鸿鹄将至(意思解释)
- 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意思解释)
- 不卑不亢(意思解释)
- 慷慨悲歌(意思解释)
- 酒后茶余(意思解释)
- 目眩心花(意思解释)
- 兄弟阋墙,外御其侮(意思解释)
- 峨峨洋洋(意思解释)
- 著手成春(意思解释)
- 家无儋石(意思解释)
- 摧身碎首(意思解释)
- 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意思解释)
- 目无全牛(意思解释)
- 男大当婚(意思解释)
- 通时合变(意思解释)
- 从天而降(意思解释)
- 过门不入(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不厌其烦 | 厌:嫌;烦:麻烦。不嫌麻烦。 |
学以致用 | 为了实际应用而学习。致:使达到;用:实际应用。 |
自力更生 | 依靠自己的力量;重新获得生命。比喻依靠自己的力量使事业发展兴旺。更生:重新获得生命。 |
默不做声 | 默:沉默。沉默不说一句话 |
褒善贬恶 | 对好人好事加以赞扬;对坏人坏事加以斥责。指分清善恶,提出公正的评价。 |
口快心直 | 有啥说啥;想啥说啥。形容人性情直爽;语言明快。 |
极重不反 | 同“极重难返”。 |
因噎废食 | 噎:食物堵塞在咽喉;废:停止;食:吃。因吃东西卡过喉咙;从此就停止吃东西。比喻偶然受了一次挫折;就停止不干。 |
鬼鬼祟祟 | 迷信的人指鬼怪;或指鬼怪害人。形容行为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 |
不治之症 | 治不好的病、绝症。也比喻无法挽救的祸患或无法改正的弊端、错误。 |
生公说法 | 生公:晋末高僧竺道生,世称生公。竺道生解说佛法,能使顽石点头。比喻精通者亲自来讲解,必能透彻说理而使人感化。 |
结缨伏剑 | 结缨:系上帽带;伏剑:拔剑自刎。比喻为维护正义而献身。 |
心烦意乱 | 心情烦躁;思绪纷乱。形容内心烦闷焦躁。烦:烦躁;意:心绪;心思。 |
有求必应 | 只要有人请求;就一定答应。形容容易答应人的请求;好说话。 |
孜孜不倦 | 勤奋努力;不知疲倦(孜孜:勤勉的样子)。 |
南征北战,东荡西杀 | 征:征战;荡:扫荡。形容转战南北,奋勇杀敌。 |
袅袅婷婷 | 袅袅:柔美貌;婷婷:美好貌。形容女子姿态柔美。 |
金口木舌 | 以木为舌的铜铃,即木铎,古代施行政教传布命令时所用。指宣扬教化的人。 |
空腹高心 | 腹内空虚而目空一切。形容并无真才实学。 |
取之不尽 | 拿不尽。形容极其丰富。 |
雅俗共赏 | 雅俗:文雅和粗俗。旧时把文化高的人称“雅人”;把没文化的人称“俗人”;赏:欣赏。无论文化水平高低都能欣赏。形容艺术水平既高雅又通俗;能为各种人所接受。 |
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 山阴道:在会稽城西南郊外,那里风景优美。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胜看。后用下句比喻来往的人多,应接不过来。 |
脱口而出 | 指话语未经思索;随口而言。脱口:不加思索地开口说。 |
避俗趋新 | 避:舍弃;趋:奔赴,趋向。指舍弃旧俗而追求新潮。 |
悲不自胜 | 胜:经受得住。悲伤得使自己经受不住了。形容伤感至极;情难自禁。 |
反戈一击 | 反:反转;调转;戈:古代的一种兵器;尖头横刃;长柄;像矛。调转矛头;向自己原来的营垒进攻。比喻掉转方向;对自己阵营的坏人坏事进行斗争。 |
争分夺秒 | 不放过一分一秒;形容对时间抓得很紧。也作“分秒必争”。 |
流风馀俗 | 遗留的风气、习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