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自隗始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自:从;隗:郭隗自称。原指拿自己做一个榜样。后比喻自愿带头。
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燕策一》:“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
例子愈虽不才,其自处不敢后于恒人,阁下将求之而未得欤?古人有言,请自隗始。(唐 韩愈《与于襄阳书》)
基础信息
拼音qǐng zì wěi shǐ
注音ㄑ一ㄥˇ ㄗˋ ㄨㄟˇ ㄕˇ
繁体請自隗始
感情请自隗始是中性词。
用法复句式;作谓语;比喻自愿带头。
近义词先自隗始
英语recommend oneself to a post(volunteer to take the lead)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嘴里牙多(意思解释)
- 泥牛入海(意思解释)
- 颠沛流离(意思解释)
- 反求诸己(意思解释)
- 发综指示(意思解释)
- 功成名就(意思解释)
- 神出鬼入(意思解释)
- 牝鸡司晨(意思解释)
- 官僚主义(意思解释)
- 万里长城(意思解释)
- 有权有势(意思解释)
- 指天誓日(意思解释)
- 离弦走板(意思解释)
- 时至运来(意思解释)
- 室徒四壁(意思解释)
- 祖传秘方(意思解释)
- 令人作呕(意思解释)
- 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意思解释)
- 时不我待(意思解释)
- 闲情逸致(意思解释)
- 离奇古怪(意思解释)
- 牛骥同槽(意思解释)
- 绵里藏针(意思解释)
- 气味相投(意思解释)
- 不在话下(意思解释)
- 了如指掌(意思解释)
- 显亲扬名(意思解释)
- 天作之合(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音信杳无 | 没有一点消息。 |
识文断字 | 知晓文字。 |
疚心疾首 | 疚:久病,忧虑。因歉疚而内心不安。心中不安,头痛脑胀。形容十分悲痛忧愁或不安。 |
快马加鞭 | 对本来跑得很快的马再打几鞭。比喻快上加快。 |
箪瓢屡空 | 箪:盛饭竹器;瓢:舀水器。吃的喝的匮乏。形容生活非常贫困。 |
说雨谈云 | 雨、云:男女欢合。谈论男女欢合之事。 |
胸有成竹 | 原指画竹子在动笔之前脑子里先有竹子的完整形象。现比喻做事情动手之前心里已有主意;有打算或有把握。成:完全的。 |
当机立断 | 面临紧急关头;毫不犹豫地作出决断。当:面临;断:决断。 |
目不忍见 | 形容景象极其悲惨。同“目不忍视”。 |
万无一失 | 指绝对不会出差错。万:形容很多;失:差错。 |
半吊子 | 肤浅的人。形容不通情理,说话随便,举止不沉稳的人。 |
一哄而起 | 喧闹;起哄。经过一阵喧闹便马上行动起来。形容无组织无计划地行动。 |
一寸光阴一寸金 | 一寸光阴:指日影移动一寸;形容很短的时间。形容时间的宝贵。 |
酒后茶余 | 指随意消遣的空闲时间。 |
鬼头鬼脑 | 形容举止诡秘;行为不光明正大或不正派。 |
罄竹难书 | 罄:尽;竹:指可供制成竹简的竹子;书:写。用尽竹子也难以写完。后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多形容罪恶累累。 |
赴汤蹈火 | 赴:去;走向;汤:开水;蹈:踩。投入沸水;踏上烈火。比喻奋不顾身;不避艰险。 |
死对头 | 指难以和解的仇敌。 |
生公说法 | 生公:晋末高僧竺道生,世称生公。竺道生解说佛法,能使顽石点头。比喻精通者亲自来讲解,必能透彻说理而使人感化。 |
皮笑肉不笑 | 极其不自然地装出一副笑脸。形容虚伪或心怀恶意的样子。 |
一条龙 | 比喻事物首尾相连,排成一条连续不断的线。也比喻生产程序或工作环节上的相关联的连续。 |
空腹高心 | 腹内空虚而目空一切。形容并无真才实学。 |
密锣紧鼓 | 锣声紧,鼓点密。戏曲开台前的一阵节奏急促的锣鼓。比喻为配合某人的上台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气氛、声势。 |
祝哽祝噎 | 祝:祷祝;哽、噎:食物堵住食道。古代帝王敬老、养老的表示:请年老致仕者饮酒吃饭,设置专人祷祝他们不哽不噎。 |
河山之德 | 《诗·墉风·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陆德明释文:“《韩诗》云:德之美貌”。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如山凝然而重,如河渊然而深,皆以状德容之美”。后以《河山之德》形容妇人德容之美。 |
荡然无余 | 荡:洗涤;荡然:干净的样子。全都毁坏,消失尽净。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或毁坏。 |
首尾两端 | 两端:拿不定主意。在两者之间犹豫不决动摇不定。 |
经国之才 | 指治理国家的才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