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大名鼎鼎 |
鼎鼎:声威盛大的样子。 |
逆道乱常 |
指违背道德纲常。 |
人才济济 |
人才:指德才兼备的人或有某种特长的人。济济:众多的样子。形容有才能的人很多。济济:众多样子。 |
一视同仁 |
视:看待;仁:仁爱。用博大的仁爱之心去看待所有的人以及禽兽。比喻平等待人;不分厚薄亲疏。 |
绰有余裕 |
形容态度从容,不慌不忙的样子。后也指能力、财力足够而有剩余。 |
流离转徙 |
辗转迁移,无处安身。 |
倒冠落佩 |
冠:帽子;佩:佩玉。这里指官服。脱下帽子,摘去佩玉。形容辞官还乡。 |
信以为真 |
把假的当作真的。信:相信。 |
叽叽喳喳 |
语音杂乱。 |
断织劝学 |
原指东汉时乐羊子妻借切断织机上的线,来讽喻丈夫不可中途废学。后比喻劝勉学习。 |
礼坏乐缺 |
礼:社会道德、行为的规范;乐:教化的规范;缺:残破,废缺。形容社会纲纪紊乱,动荡不安。 |
勤学苦练 |
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
身败名裂 |
地位丧失;名声败坏。现在也形容干了坏事;遭到彻底失败。 |
才高七步 |
形容才思敏捷。 |
快人快语 |
快:爽利;直爽。爽快人说爽快话。 |
绿林强盗 |
指山林的强盗。 |
性命攸关 |
攸:所。形容事关重大,非常紧要 |
洗耳恭听 |
洗耳:擦洗耳朵;比喻很重视听对方说话;恭:恭敬地。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听。 |
拨乱济危 |
平定乱世,救济危难。亦作“拨乱济时”。 |
欢聚一堂 |
欢乐地聚集在一起。 |
群山四应 |
应:应和。四面群山纷纷响应。比喻一声号召,人们群起响应。 |
饿殍满道 |
殍:饿死的人。满路都是因饥饿而死的人的尸体。形容饥荒灾祸严重,人民大量死于饥寒的惨状。 |
过五关斩六将 |
比喻克服重重困难。这是《三国演义》中描写关羽的故事。 |
十八层地狱 |
层:重。地狱:佛教、基督教等指死后灵魂受苦的地方。迷信认为人在生时为非作恶,死后进入十八层地狱,不得翻身。比喻悲惨的报应。 |
地平天成 |
平:治平;成:成功。原指禹治水成功而使天之生物得以有成。后常比喻一切安排妥帖。 |
神魂颠倒 |
神魂:精神。精神恍惚;颠三倒四;失去常态。形容对某人或某事着了迷;以致心神不定;失去常态。 |
大显神通 |
神通:原为佛教用语;指无所不能的力量;今指极其高超的本领。形容充分显示出高超的本领。 |
记忆犹新 |
犹:还;仍然。对过去的往事仍然刻记得清清楚楚;好像刚刚发生一样。形容印象极其深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