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发入山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谓离开俗世而隐居。
出处明·王世贞《纲鉴会纂·后汉纪》:“汝欲取蜀,吾当披发入山,不失信天下也。”
例子柳亚子《<二十世纪大舞台>发刊词》:“吾其披发入山,不复问人间事乎!”
基础信息
拼音pī fā rù shān
注音ㄆ一 ㄈㄚ ㄖㄨˋ ㄕㄢ
繁体披發入山
感情披发入山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被发入山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五花大绑(意思解释)
- 习非成是(意思解释)
- 色飞眉舞(意思解释)
- 流离转徙(意思解释)
- 姹紫嫣红(意思解释)
- 直捣黄龙(意思解释)
- 偃旗息鼓(意思解释)
- 死不开口(意思解释)
- 共商国是(意思解释)
- 画地为牢,议不入(意思解释)
- 各行各业(意思解释)
- 通今达古(意思解释)
- 地大物博(意思解释)
- 举止娴雅(意思解释)
- 材雄德茂(意思解释)
- 平地一声雷(意思解释)
- 充耳不闻(意思解释)
- 雷大雨小(意思解释)
- 无影无踪(意思解释)
- 薪尽火灭(意思解释)
- 鞭辟入里(意思解释)
- 举足轻重(意思解释)
- 逢人说项(意思解释)
- 无所畏惧(意思解释)
- 骂骂咧咧(意思解释)
- 天下为一(意思解释)
- 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意思解释)
- 书不释手(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殊途同归 | 殊:不同的。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 |
逍遥法外 | 不受拘束。指犯法的人没有受到法律制裁 ;仍然自由自在。 |
迩安远至 | 迩:近处。指近处的人安乐,远处的人来归附。形容政治清明。 |
秋水伊人 | 指思念中的那个人。 |
杨柳依依 | 杨柳:古诗文中杨柳通用,泛指柳树。依依:轻柔的样子。古人送行,折柳相赠,表示依依惜别。比喻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 |
胆寒发竖 | 形容恐怖之极。 |
一文不名 | 一文钱都没有(名:占有)。形容非常贫困。 |
兢兢战战 | 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战战:畏惧的样子。形容害怕而小心谨慎的样子。 |
自食其果 | 自己吃自己种下的恶果。形容自己做坏事;自己受害。 |
命与仇谋 | 仇:仇敌。命运使自己经常与仇人打交道。形容命运不好,常遇挫折。 |
钿合金钗 | 钿盒和金钗,相传为唐玄宗与杨贵妃定情之信物。泛指情人之间的信物。 |
胡子拉碴 | 形容满脸胡子零乱不齐的样子。 |
白首之心 | 老年时的壮志。 |
将功折罪 | 将:拿;用;折:抵偿。用功劳来抵偿罪过。 |
空话连篇 | 连篇:整篇。整篇都是空话,缺乏具体内容。 |
爱毛反裘 | 古时穿皮毛衣服,毛的一面向外。比喻不重视根本,轻重倒置。 |
匪夷所思 | 匪;即“非”;不是;夷:通“彝”;法度、常规;引申为寻常的;一般的。不是根据常理所想象出来的。形容人的思想、言谈、技艺、事情等离奇;超出寻常。 |
当头棒喝 | 当头:迎头;喝:大声喊叫。原是佛教用语。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用棒迎头一击;或大喝一声;以考验对方的领悟程度。现在泛指使人震动和醒悟的猛烈手段。 |
色厉内荏 | 色:神色;历:历害;内:内心。荏:软弱;怯懦。形容外表严厉强硬;内心怯懦软弱。 |
改恶向善 | 指不再做恶,重新做好人。 |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 原本指无力与敌人对抗;最好是避开。后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 |
饿殍遍野 | 殍:人饿死后的尸体。饿死的人到处都是。形容老百姓因灾祸饥馑大批饿死的悲惨景象。 |
土生土长 | 当地生长的。 |
力屈道穷 | 屈:竭,穷尽;道:途径,办法;穷:尽。力量办法都已穷尽。 |
致知格物 | 致知:获得知识;格物:推究事理。获得知识,推究事物的原理。 |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 比喻按照实际情况变化而做出相应的变化。 |
变化无方 | 方:方向,引申为准则。善于变化没有固定的方向或程式。形容行动不因循守旧,变化多端。 |
去住两难 | 去也不好,留也不好,左右为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