揆文奋武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施行文教,振奋武事。语本《书·禹贡》:“五百里绥服;三百里揆文教;二百里奋武卫。”孔传:“揆,度也。度王者文教而行之。”
出处语出《书·禹贡》:“五百里绥服;三百里揆文教;二百里奋武卫。”孔传:“揆,度也。度王者文教而行之。”
例子宰治天下,定鼎天京,立政任人,揆文奋武。太平天国洪仁玕《英杰归真》
基础信息
拼音kuí wén fèn wǔ
注音ㄎㄨㄟˊ ㄨㄣˊ ㄈㄣˋ ㄨˇ
繁体揆文奮武
感情揆文奋武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嘴里牙多(意思解释)
- 说东道西(意思解释)
- 铁郭金城(意思解释)
- 富贵骄人(意思解释)
- 防患于未然(意思解释)
- 山雨欲来风满楼(意思解释)
- 先声夺人(意思解释)
- 天昏地暗(意思解释)
- 百战百胜(意思解释)
- 极重不反(意思解释)
- 东扶西倒(意思解释)
- 丑媳妇免不得见公姑(意思解释)
- 走南闯北(意思解释)
- 形影相吊(意思解释)
- 罪上加罪(意思解释)
- 令人满意(意思解释)
- 树欲静而风不止(意思解释)
- 立竿见影(意思解释)
- 勤学苦练(意思解释)
- 胡支扯叶(意思解释)
- 细水长流(意思解释)
- 刮目相看(意思解释)
-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意思解释)
- 北斗之尊(意思解释)
- 出师不利(意思解释)
- 似曾相识(意思解释)
- 走过场(意思解释)
- 天下为一(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救世主 | 基督徒对耶酥的称呼。比喻挽救世界的人物。 |
嘴里牙多 | 谑语,指会说话 |
一钱太守 | 比喻值得称赞的廉洁的官吏。或讥讽那些贪官污吏贪财。 |
习非成是 | 对某些错误事情习惯了,反以为本来就是对的。 |
零光片羽 | 比喻珍贵事物的一小部分。 |
又红又专 | 具有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又掌握专业知识和专门技术。 |
活蹦乱跳 | 欢蹦乱跳。 |
动荡不定 | 荡:摇动。动荡摇摆,不安定。形容局势不稳定,不平静。 |
心直口快 | 性情直爽;有话就说。直:直爽。 |
今来古往 | 犹古往今来。 |
空口无凭 | 凭:凭证。只是嘴说;没有凭证。指不足为据。 |
官僚主义 | 指只发号施令而不考虚实际问题的工作作风,即当官作老爷的工作作风和领导作风。 |
折臂三公 | 晋代的羊枯,曾坠马折断手臂,官至三公。指贵官堕马。 |
前脚后脚 | 比喻紧跟着。 |
目眩心花 | 眩:眼花;花:模糊不清。眼花缭乱,心神迷乱。 |
公才公望 | 才:才识;望:名望。才识名望可称公辅的地位。 |
十恶不赦 | 十恶:旧刑律中规定的十种重罪。指罪恶极大;不可饶恕。 |
进谗害贤 | 谗:谗言,说他人的坏话;贤:贤良,指好人。说坏话,陷害好人。 |
生公说法 | 生公:晋末高僧竺道生,世称生公。竺道生解说佛法,能使顽石点头。比喻精通者亲自来讲解,必能透彻说理而使人感化。 |
钿合金钗 | 钿盒和金钗,相传为唐玄宗与杨贵妃定情之信物。泛指情人之间的信物。 |
将伯之呼 | 指求人帮助。 |
满园春色 | 整个园子里一片春天的景色。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 |
目无全牛 | 比喻技艺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界。 |
叫苦连天 | 一声接一声地诉苦。 |
绿林强盗 | 指山林的强盗。 |
驾轻就熟 | 驾:赶马车;轻:指轻便的车;就:到;熟:熟悉的道路。驾着轻便的车走熟悉的路。比喻办熟悉的事很容易。 |
雅俗共赏 | 雅俗:文雅和粗俗。旧时把文化高的人称“雅人”;把没文化的人称“俗人”;赏:欣赏。无论文化水平高低都能欣赏。形容艺术水平既高雅又通俗;能为各种人所接受。 |
前赴后继 | 赴:奔赴。前面的冲上去了;后面的紧跟上来。形容不断投入战斗;奋勇冲杀向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