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山之操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旧时用以称誉不愿在乱世做官的人。同“箕山之节”。
出处《后汉书 赵岐传》:“大丈夫生世,遁无箕山之操,仕无伊吕之勋,天不我与,复何言哉!”
例子清·魏秀仁《花月痕》第21回:“大丈夫生世,遁无箕山之操,仕无伊吕之勋,天不我与。”
基础信息
拼音jī shān zhī cāo
注音ㄐ一 ㄕㄢ ㄓ ㄘㄠ
繁体箕山之撡
感情箕山之操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用于人的节操。
近义词箕山之节、箕山之志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意思解释)
- 识文断字(意思解释)
- 晕头转向(意思解释)
- 举世混浊(意思解释)
- 蠢蠢欲动(意思解释)
- 回光反照(意思解释)
- 遁世离俗(意思解释)
- 昂首挺胸(意思解释)
- 风流才子(意思解释)
- 没里没外(意思解释)
- 止于至善(意思解释)
- 暴取豪夺(意思解释)
- 大千世界(意思解释)
- 前脚后脚(意思解释)
- 水中捞月(意思解释)
- 拔苗助长(意思解释)
-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意思解释)
- 扪心自问(意思解释)
- 叫苦连天(意思解释)
- 不在话下(意思解释)
- 如出一辙(意思解释)
- 背乡离井(意思解释)
- 落落寡合(意思解释)
- 唯利是图(意思解释)
- 过甚其词(意思解释)
- 改恶向善(意思解释)
- 轰轰烈烈(意思解释)
- 坑坑洼洼(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安内攘外 | 原就药的疗效而言。后多指安定内部,排除外患。 |
不敢苟同 | 苟:苟且。不敢随便地同事。指对人对事抱慎重态度。 |
用智铺谋 | 运用智力,设谋略。亦作“用计铺谋”。 |
防患于未然 | 患:灾祸;未然:没有这样,指尚未形成。防止事故或祸害于尚未发生之前。 |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 焉:哪儿;附:依附。皮都没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不能存在。 |
用心良苦 | 费劲心血 |
空谷传声 | 谷:山谷。人在山谷中发出音响;立即可以听到回声。比喻很快有所反响。 |
临危受命 | 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 |
废书而叹 | 因有所感而停止读书。 |
不得而知 | 得:能够。无从知道。 |
冠绝一时 | 冠绝:遥遥领先,位居第一。形容在某一时期内超出同辈,首屈一指。 |
顾影弄姿 | 顾影:看着自己的身影;弄姿:做出各种姿态。对着自己的身影,做出各种姿态。形容卖弄身形,自我欣赏。 |
语不惊人 | 语:言语,也指文句。语句平淡,没有令人震惊的地方。 |
直捣黄龙 | 直接捣毁敌人的巢穴。捣:捣毁;黄龙:黄龙府;金人腹地。现泛指敌人腹地。 |
衣锦还乡 | 衣:穿;锦: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穿着华丽的衣服回到故乡;表示向亲邻炫耀自己的富贵。 |
海底捞月 | 也作“水中捞月”、“海中捞月”。捞:捞取。从海中捞月亮。形容做事白费力气;根本达不到目的。 |
酒后茶余 | 指随意消遣的空闲时间。 |
户告人晓 | 让每家每人都知道。 |
龙驭上宾 | 亦作“龙御上宾”。《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后因用“龙驭上宾”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意为乘龙升天,为天帝之宾。 |
礼坏乐缺 | 礼:社会道德、行为的规范;乐:教化的规范;缺:残破,废缺。形容社会纲纪紊乱,动荡不安。 |
空话连篇 | 连篇:整篇。整篇都是空话,缺乏具体内容。 |
平地一声雷 | 比喻突然发生的重大变动。也比喻名声或地位突然升高。 |
汗马功劳 | 汗马:战马奔驰出汗。指将士立下战功。后指对事业的辛勤贡献。 |
从天而降 | 天上掉下来的。 |
不在话下 | 原多用于旧小说中;表示故事暂告一段落;转入别的情节。现多指事物轻微;不值得说或事情当然是这样;用不着说。 |
心服口服 | 心里和嘴上都信服。形容真心服气或认输。 |
麻木不仁 | 不仁:失去感觉能力。本指肢体神经失去感觉;对刺激没有感觉。形容思想不敏锐;对事物反应迟钝;漠不关心。 |
怜香惜玉 | 怜、惜:爱护;爱怜;香、玉:比喻美女。比喻男子对美女的温存、怜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