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庭之训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用以指父亲的教诲。
出处晋 袁宏《后汉纪 安帝纪上》:“苌少长藩国,内无过庭之训,外无师傅之道,血气方刚。”
例子宋·张元幹《贺陈都丞除刑部侍郎启》:“夙奉过庭之训,克遵良冶之传。”
基础信息
拼音guò tíng zhī xùn
注音ㄍㄨㄛˋ ㄊ一ㄥˊ ㄓ ㄒㄨㄣˋ
繁体過庭之訓
感情过庭之训是中性词。
用法偏正式;作宾语;指父亲的教诲。
英语father's instructions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万众一心(意思解释)
- 卑谄足恭(意思解释)
- 轮焉奂焉(意思解释)
- 假公济私(意思解释)
- 满山遍野(意思解释)
- 说一不二(意思解释)
- 结党营私(意思解释)
- 三人行,必有我师(意思解释)
- 平淡无奇(意思解释)
- 以身试法(意思解释)
- 扬威耀武(意思解释)
- 大张旗鼓(意思解释)
- 众建贤才(意思解释)
- 画地为牢,议不入(意思解释)
- 聪明反被聪明误(意思解释)
- 礼坏乐缺(意思解释)
- 散带衡门(意思解释)
- 尽诚竭节(意思解释)
- 不在话下(意思解释)
- 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意思解释)
- 背乡离井(意思解释)
- 千真万确(意思解释)
- 刮目相看(意思解释)
- 耳聪目明(意思解释)
- 虑周藻密(意思解释)
- 不问青红皂白(意思解释)
- 望尘靡及(意思解释)
- 腾声飞实(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低声下气 | 形容说话时恭顺卑微的样子。 |
绿林豪客 | 绿林:西汉王匡、王凤为首的“绿林军”。指聚集山林、反抗官府的武装力量指伤害人民的群盗股匪。 |
恶衣恶食 | 恶:粗劣的。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 |
栋梁之材 | 可以做屋栋房梁的材料。比喻能够担当重任的人。 |
奇才异能 | 奇:少见的;异:特别的。指特殊的才智和能力。 |
敏而好学 | 敏:聪明。天姿聪明而且喜好学习。 |
肝胆欲碎 | 欲:将要。肝和胆将要破碎了。形容极度悲痛或非常生气。 |
投石问路 | 原指夜间潜入某处前,先投以石子,看看有无反应,借以探测情况。后用以比喻进行试探。 |
抛砖引玉 | 抛出砖头;引来白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或文章;引出别人高明的、或熟的意见或作品。常用作谦词。 |
极重不反 | 同“极重难返”。 |
半路出家 | 半路:路途走到一半;指成年以后;出家:离家去当和尚、尼姑。不是从小而是年岁大点才去当和尚、尼姑或道士的。泛指半路上才学着干某一行不是本行出身。 |
妻儿老小 | 指全家人。用在表示家族负担。 |
不治之症 | 治不好的病、绝症。也比喻无法挽救的祸患或无法改正的弊端、错误。 |
作壁上观 | 壁:壁垒;营寨周围的高墙。在壁垒上观看别人交战。比喻从旁观望;置身事外。 |
文山会海 | 形容文件会议多得泛滥成灾。 |
歌舞升平 | 边歌边舞;庆祝太平;有粉饰太平的意思。含贬义。升平:太平。 |
闲情逸致 | 逸:安闲;致:兴致。指毫无事物所累;轻松超逸的情趣。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 |
如痴如醉 | 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
男大当婚 | 指男子成年后要娶亲成家。 |
前仆后继 | 仆:倒下;继:跟上。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紧跟上去。形容斗争的英勇壮烈。 |
乐以忘忧 | 由于快乐而忘记了忧愁。 |
刮目相看 | 去掉旧的看法;用新眼光看待。 |
黄钟毁弃 | 毁:毁坏;弃:抛弃;黄钟:古乐器;音调最为洪亮。黄钟被毁坏被抛弃。比喻贤才得不到重用。 |
岁寒三友 | 松、竹经冬不凋,梅花耐寒开放,因此有“岁寒三友”之称。 |
避俗趋新 | 避:舍弃;趋:奔赴,趋向。指舍弃旧俗而追求新潮。 |
阴阳怪气 | 形容态度怪癖,冷言冷语,不可捉摸。 |
空手套白狼 | 徒手抓住白狼。指无本买卖。 |
首尾两端 | 两端:拿不定主意。在两者之间犹豫不决动摇不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