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战能征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征:征讨。形容作战经验丰富,善于作战。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3回:“手里横着一柄金蘸斧,坐下李都监那匹惯战能征雪白马。”
例子清·吴璿《飞龙全传》第31回:“他自恃斧精力勇,惯战能征,眼底无人,藐视天下没有好汉。”
基础信息
拼音guàn zhàn néng zhēng
注音ㄍㄨㄢˋ ㄓㄢˋ ㄋㄥˊ ㄓㄥ
感情惯战能征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善于作战。
近义词能征惯战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及时应令(意思解释)
- 宁为鸡口,无为牛后(意思解释)
- 泥牛入海(意思解释)
- 从俗浮沉(意思解释)
- 缘悭分浅(意思解释)
- 明知故问(意思解释)
- 男女授受不亲(意思解释)
- 赶尽杀绝(意思解释)
- 刀耕火种(意思解释)
- 将伯之呼(意思解释)
- 家无儋石(意思解释)
- 口坠天花(意思解释)
- 纵横天下(意思解释)
- 香火姻缘(意思解释)
- 羊质虎皮(意思解释)
- 显亲扬名(意思解释)
- 万变不离其宗(意思解释)
- 举足轻重(意思解释)
- 人尽其才(意思解释)
- 走过场(意思解释)
- 首尾两端(意思解释)
- 甘拜下风(意思解释)
- 踵趾相接(意思解释)
- 高步通衢(意思解释)
- 书不释手(意思解释)
- 风卷残云(意思解释)
- 随俗雅化(意思解释)
- 池鱼之殃(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骨肉分离 | 骨肉:指父母兄弟等亲人。比喻亲人分散,不能团聚。 |
死灰复燃 | 熄灭的火灰又燃烧起来。比喻已停止或消失的东西又重新活动起来。复:又。 |
不分青红皂白 | 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 |
主忧臣劳 | 忧:忧患。君主有了忧患,臣下就要为他效力。 |
废书而叹 | 因有所感而停止读书。 |
囊萤照雪 | 囊萤:把萤火虫放在袋子中。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 |
供不应求 | 供应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供:供应。 |
谠言直声 | 谠言:公正的言论;直:正直的。公正的、正直的、理直气壮的言论。 |
乳臭未干 | 身上的奶腥气还没有退尽。对年幼人表示轻蔑的说法。 |
死不开口 | 至死也不说话。指缄口不言 |
室迩人遥 | 见“室迩人远”。 |
著手成春 | 著手:动手接触。指诗歌格调自然清新。后比喻医术高明。 |
通今达古 | 同“通今博古”。 |
平生不作亏心事,夜半敲门不吃惊 | 平生:有生以来;亏心:违背良心。从来没有干过违背良心的事,即使夜半人敲门也不吃惊。形容为人处事光明正大,心地坦然。 |
亡命之徒 | 指逃亡的人。也称冒险犯法;不顾性命的人。亡:无;命:名;亡命:逃匿则削除名籍;故以逃亡为亡命;即逃亡;流亡;徒:一类人(含贬义)。 |
依样画葫芦 | 比喻单纯地照样子模仿;也作“依样葫芦”;“比着葫芦画瓢”、“照葫芦画瓢”。 |
心小志大 | 办事小心,抱负远大。 |
呼风唤雨 | 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广大;可以呼唤风雨。现多比喻人民群众具有改造、支配自然的力量。有时也用以形容坏人的煽动。 |
千真万确 | 真:真实;确:确实。形容情况非常确实。 |
今古奇观 | 奇观:奇异的景象。指古今奇怪而少见的事。 |
唯利是图 | 只要有利就去追求。惟:只有;惟独;图:贪图;追求。 |
战不旋踵 | 旋:转。踵:脚后跟。打仗时不向后转。形容勇猛向前。 |
壮心不已 | 指有抱负的人到了晚年;雄心壮志仍不衰减。壮心:宏大的志向;已:停止。 |
半新不旧 | 半:二分之一。指不新不旧。 |
繁荣富强 | 繁荣:(经济或事业)蓬勃发展;兴盛;富强:(国家)生产丰富;力量强大。形容国家兴旺发达;富足强大。 |
为虎作伥 | 被老虎咬死的人变成鬼;又去引诱别人来让老虎吃;这种鬼叫作“伥”。比喻充当恶人的帮凶。 |
走过场 | 形容办事只在形式上过一下,却不实干。 |
师严道尊 | 为师之道要尊贵、庄严。《礼记 学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宋 韩淲《涧泉日记》:“郑康成事马融,三年不得见,乃使高业弟传授于玄……汉之师道尊严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