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中之烛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在风里晃动的烛光。比喻随时可能死亡的老年人。也比喻随时可能消灭的事物。
出处明 李贽《覆邓石阳书》:“犹闻拜疾趋,全不念风中之烛,灭在俄顷。”
例子老拙夫妇年近七旬,如风中之烛,早暮难保。(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
基础信息
拼音fēng zhōng zhī zhú
注音ㄈㄥ ㄓㄨㄥ ㄓ ㄓㄨˊ
繁体風中之燭
感情风中之烛是中性词。
用法偏正式;作宾语;比喻临近死亡的人或事物。
近义词风烛残年、风中残烛
英语with one foot in the grave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归心如箭(意思解释)
- 见风是雨(意思解释)
- 引鬼上门(意思解释)
- 掉舌鼓唇(意思解释)
- 野心勃勃(意思解释)
- 长江后浪推前浪(意思解释)
- 费尽心机(意思解释)
- 天昏地暗(意思解释)
- 视微知着(意思解释)
- 辞简意足(意思解释)
- 可想而知(意思解释)
- 算尽锱铢(意思解释)
- 薄暮冥冥(意思解释)
- 大失所望(意思解释)
- 指手划脚(意思解释)
- 画地为牢,议不入(意思解释)
- 便还就孤(意思解释)
- 贤母良妻(意思解释)
- 时不我待(意思解释)
- 安闲自得(意思解释)
- 各行其是(意思解释)
- 珠还合浦(意思解释)
- 散带衡门(意思解释)
- 短寿促命(意思解释)
- 乐以忘忧(意思解释)
- 断章截句(意思解释)
- 驾轻就熟(意思解释)
- 暴露无遗(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天经地义 | 经:道;原则;义:正理。绝对正确;不能改变的道理。比喻理所当然;不可置疑。 |
满腹经纶 | 腹:肚子;经纶:理出丝绪叫经;编丝成绳叫纶。引申为人的才学、本领、谋略等。形容很有学问和才能。 |
鹤立鸡群 | 像仙鹤立在鸡群之中。比喻才能或仪表出众。 |
生龙活虎 | 比喻像很有生气的蛟龙和富有活力的猛虎。形容活泼矫健;富有生气。 |
当机立断 | 面临紧急关头;毫不犹豫地作出决断。当:面临;断:决断。 |
旁征博引 | 旁:广泛;征:征求;博:广博;引:引证。广泛地引用材料作为依据、例证。 |
兵荒马乱 | 兵、马:指战争;荒:荒乱。指社会秩序极端不安定。形容战时社会动荡不安;混乱的情景。 |
算尽锱铢 | 算:计算;锱铢:旧制1两=4锱,1两=24铢,比喻极其微小的数量。极微小的数量也要算。指苛敛钱财。 |
悬崖勒马 | 在高高的山崖边上勒住马。比喻到了危险的边缘及时清醒回头。勒:收住缰绳。 |
东扶西倒 | 从这边扶起,却又倒向那边。比喻顾此失彼。也形容坏习气太多,纠正了这一点,那一点又冒头了。 |
望而生畏 | 看着就害怕。生畏:害怕。 |
缠绵悱恻 | 缠绵:情感萦绕而不能解脱;悱恻:悲苦。形容心情悲苦;无法排遣。后也指诗文情调凄怆而婉转。也作“悱恻缠绵”。 |
尘外孤标 | 尘外:世外;孤标:孤立的标志。形容清峻突出或人的清高品质。 |
罄竹难书 | 罄:尽;竹:指可供制成竹简的竹子;书:写。用尽竹子也难以写完。后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多形容罪恶累累。 |
定国安邦 | 邦:国家。治理和保卫国家,使国家安定稳固。 |
兵微将寡 | 微、寡:少。兵少将也不多。形容力量薄弱。 |
通俗易懂 | 广大人民群众都能懂得。 |
理直气壮 | 直:正确、合理、充分;气壮:气势旺盛。理由正确、充分;说话的气势就很盛。 |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 将:统率,指挥。比喻越多越好。 |
袅袅婷婷 | 袅袅:柔美貌;婷婷:美好貌。形容女子姿态柔美。 |
形影相随 | 像人或物体与其影子那样总是在一起。形容关系密切;永不分离。 |
引领翘首 | 引领:伸长脖子;翘首:抬头。伸长脖子,抬着头。非常盼望的样子。 |
坐怀不乱 | 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将受冻的女子裹于怀中,没有发生非礼行为。形容男子在两性关系方面作风正派。 |
坐以待毙 | 待:等待;毙:死。坐着等死。指无力抗争或不想抗争。 |
图穷匕见 | 比喻到最后露出了事物的真相或本来的目的。穷:尽;匕:匕首;短剑。 |
刮目相看 | 去掉旧的看法;用新眼光看待。 |
别有用心 | 用心:存心;打算。心中另有打算。现多指心里打着坏主意。 |
惊心悼胆 | 悼:战栗。形容恐惧到极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