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不正之风 |
不正当的社会风气。 |
莫衷一是 |
莫:不;还是;衷:折衷;断定;是:对。指不知哪个正确。形容各种意见都有。得不出一致的看法。 |
鼠凭社贵 |
老鼠把窝做在土地庙下面,使人不敢去挖掘。比喻坏人仗势欺人。 |
尾生之信 |
尾生:古代传说中坚守信约的人,他为守约而甘心淹死。比喻只知道守约,而不懂得权衡利害关系。 |
气充志骄 |
谓心满意得,骄傲自大。 |
材轻德薄 |
指才德疏浅。有时用为谦词。 |
鼻青脸肿 |
鼻子发青,脸都肿起来,形容被打得很惨。 |
顿挫抑扬 |
形容诗文作品或音乐声响等高低起伏、停顿转折,和谐而有节奏。 |
临危受命 |
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 |
同心合力 |
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
慷慨悲歌 |
情绪激昂地唱歌,以抒发悲壮的胸怀。 |
百无一是 |
是:对的;正确的。一点正确的地方也没有。 |
顾影弄姿 |
顾影:看着自己的身影;弄姿:做出各种姿态。对着自己的身影,做出各种姿态。形容卖弄身形,自我欣赏。 |
大千世界 |
佛教用语。世界的千倍为小千世界;小千世界的千倍为中千世界;中千世界的千倍为大千世界。后泛指广大无边纷纭复杂的世界。 |
团团转 |
回环旋转,形容不知道怎么办好。 |
正人君子 |
旧时指正直;有道德的人物。现多用来讽刺假装正经的人。 |
公才公望 |
才:才识;望:名望。才识名望可称公辅的地位。 |
敢不承命 |
敢:反语,“怎敢”、“不敢”之意;承:接受。怎么敢不承受你的命令呢?或怎么敢不接受你的意见呢? |
匡谬正俗 |
纠正错误,矫正陋习。 |
共商国是 |
国是:国事;国家的大政方针。共同商量国家的政策和方针。 |
道山学海 |
道、学:学问。学识比天高比海深。形容学识渊博。 |
令人作呕 |
呕:想吐;恶心。形容使人厌恶。 |
古里古怪 |
怪异、奇特。 |
似是而非 |
是:对;正确;非:不对;错误。好像是对的;实际上不对。指表面上相似;实际上不一样。 |
绵里藏针 |
绵絮里边藏着针。比喻外表温柔;内心尖刻厉害;也比喻柔中有刚。 |
寥寥无几 |
寥:稀少;很少;无几:没有几个。形容非常稀少;没有几个。 |
如火如荼 |
荼:音图。像火一样红;像茅草花一样白。比喻气势浩大而热烈。 |
驰魂宕魄 |
形容振撼心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