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耳忘家,公耳忘私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为了公事而忘记私事,为了国事而忘记家事。形容一心为公为国。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贾谊传》:“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唯义所生。”
基础信息
拼音guó ěr wàng jiā,gōng ěr wàng sī
注音ㄍㄨㄛˊ ㄦˇ ㄨㄤˋ ㄐ一ㄚ,ㄍㄨㄥ ㄦˇ ㄨㄤˋ ㄙ
感情国耳忘家,公耳忘私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可分开使用。
近义词公耳忘私,国耳忘家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不登大雅之堂(意思解释)
- 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意思解释)
- 万众一心(意思解释)
- 没颠没倒(意思解释)
- 是非口舌(意思解释)
- 从俗浮沉(意思解释)
- 百川归海(意思解释)
- 日日夜夜(意思解释)
- 八斗之才(意思解释)
- 诛求无度(意思解释)
- 以权谋私(意思解释)
- 将功补过(意思解释)
- 绳锯木断(意思解释)
- 如法炮制(意思解释)
- 不费吹灰之力(意思解释)
- 快心满志(意思解释)
- 官僚主义(意思解释)
-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意思解释)
- 大张旗鼓(意思解释)
- 命与仇谋(意思解释)
- 不治之症(意思解释)
- 恶醉强酒(意思解释)
- 兵戎相见(意思解释)
- 无影无踪(意思解释)
- 当头棒喝(意思解释)
- 平生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意思解释)
- 不问青红皂白(意思解释)
- 搬弄是非(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习非成是 | 对某些错误事情习惯了,反以为本来就是对的。 |
南辕北辙 | 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
堂堂一表 | 形容身材魁伟,相貌出众。 |
无法无天 | 法:法纪;天:天理。旧指不顾国法和天理;任意干坏事。现多形容违法乱纪;不受管束。 |
玩世不恭 | 旧指因对现实不满而采取的一种不严肃不认真的生活态度。玩世:用消极、游戏的态度对待生活;不恭:不严肃。 |
头面人物 | 指在社会上有较大名声或势力的人(多含贬义)。 |
土木形骸 | 形骸:指人的形体。形体象土木一样。比喻人的本来面目,不加修饰。 |
惹事生非 | 招惹是非,引起争端。 |
大千世界 | 佛教用语。世界的千倍为小千世界;小千世界的千倍为中千世界;中千世界的千倍为大千世界。后泛指广大无边纷纭复杂的世界。 |
鱼死网破 | 不是鱼死;就是网破。指拼个你死我活。 |
以毒攻毒 | 攻:治。用毒药治病毒。喻指用对方使用的厉害手段制服对方。 |
吴下阿蒙 | 吴下:现江苏长江以南;阿蒙:指吕蒙。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比喻人学识尚浅。 |
死不开口 | 至死也不说话。指缄口不言 |
兵微将寡 | 微、寡:少。兵少将也不多。形容力量薄弱。 |
摧身碎首 | 即粉身碎骨。 |
安身立命 | 安身:有容身之所;立命:精神上安定。指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 |
饥不择食 | 饿急了就顾不上选择食物。比喻急需时顾不得选择。 |
袅袅婷婷 | 袅袅:柔美貌;婷婷:美好貌。形容女子姿态柔美。 |
切树倒根 | 比喻彻底。 |
顾景惭形 | 看着身影,对自己的形体感到羞愧。谓自认不配享受某种荣誉、称号等而感到惭愧。 |
空腹高心 | 腹内空虚而目空一切。形容并无真才实学。 |
呼风唤雨 | 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广大;可以呼唤风雨。现多比喻人民群众具有改造、支配自然的力量。有时也用以形容坏人的煽动。 |
圆凿方枘 | 凿:榫眼;枘:榫头。方榫头插不进圆榫眼。比喻不相投合;格格不入。 |
半新不旧 | 半:二分之一。指不新不旧。 |
昏聩无能 | 昏:眼睛看不清楚;聩:耳朵听不清楚。眼花耳聋,没有能力。比喻头脑糊涂,没有能力,分不清是非。 |
天相吉人 | 相:保佑,帮助;吉人:善人。好人会得到天的帮助。 |
豁然开朗 | 豁然:开阔敞亮的样子;开朗:地方开阔;光线充足、明亮。指一下子出现了开阔明亮的境界。也形容一下子明白了某种道理;心情十分舒畅。 |
是非曲直 | 曲:无理;直:有理。指对事物的评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