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义执言的拼音zhàng yì zhí yán
注音ㄓㄤˋ 一ˋ ㄓˊ 一ㄢˊ
成语解释
仗义执言
仗义执言的繁体仗義執言
⒈ 凭据义理,敢于站出来说公道话。
英speak out from a sense of justice;
⒈ 伸张正义,激昂陈词。
引《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此人姓 范 名 汝为,仗义执言,救民水火。”
鲁迅 《南腔北调集·又论“第三种人”》:“法国 的文艺家,这样的仗义执言的举动是常有的。”
⒈ 主持正义,说话正直公道。
引《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此人姓范名汝为,仗义执言,救民水火。」
《东周列国志·第一四回》:「若以文、武、宣、平之灵,仗义执言,四国悔罪,王室之福。」
1.李老师是个仗义执言的好人。
2.在恶势力面前,他常常仗义执言。
3.在公车回经深水站的时候,刘芒想起了昨晚那个为自己仗义执言的清丽女孩来。
4.他为人正直,敢仗义执言。
5.在另一方面,我的倒霉也有非常人所可得者。在那骇人听闻的所谓什么“大革命”中,因为敢于仗义执言,几乎把老命赔上。皮肉之苦也是永世难忘的。季羡林
6.再说,对这样的事件,你们当记者的仗义执言,也是职责所在。
7.传说,他原是四川籍进士李元溥,因秉公执法,仗义执言,得罪了当朝*贵,辞官隐居于闽南深山古刹。
8.那个候选人是个色厉内荏之人,他从来没有勇气为任何事业仗义执言。
9.律师应当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敢于仗义执言,维护委托人的合法权益。
10.猎场之中,没有仗义执言,除非是刚刚进入猎场的菜鸟新人,才可能犯这种低级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