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

词语解释
民国[ mín guó ]
⒈ 指中华民国,从1912年起, 到1949年止。
例民国肇造。——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英the Repbulic of China (1912-1949);
引证解释
⒈ 民主国家。亦相对于君主国而言。
引孙中山 《民权初步自序》:“何为民国……民之所有,民之所治,民之所享,此之谓民国也。”
章炳麟 《<民报>纪念会祝词》:“俾我四百兆昆弟同心戮力以厎虏酋 爱新觉罗氏 之命。埽除腥羶,建立民国,家给人寿,四裔来享。”
国语辞典
民国[ mín guó ]
⒈ 实行民主政治的国家。
例如:「以建民国,以进大同。」
⒉ 中华民国记载年代的方法。以中华民国创建之年为纪元开始,此年为西元一九一二年。
分字解释

※ "民国"的意思解释、民国是什么意思由3325汉字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民国的造句
1.民国八年他被县衙选派往日本的早稻田大学留学,因为学习的是经济部门,而当时又深感乡间的农民受地主剥削的疾痛,于是在马克斯主义目濡耳染之下,便与唯物论结了不解之缘,结果成为共产党的信徒。
2.在各种因素汇合下,这些武装力量没有改造演变为对国内政治纷争保持中立的现代国家军队,反而在私利驱动下,进一步堕落为大小军官争权夺利的工具,成了民国时期政治恶化的主要因素。
3.缅怀创建民国的革命先烈,不禁令人肃然起敬。
4.民国初年,军阀混战,相互间有时暗送秋波,有时你争我夺,让人难分谁是谁非,但人民遭殃受罪的事实是谁也抹杀不了的。
5.民国期间,外患不已,内乱频仍,中央政府孱弱,但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继续接受中央政府的册封。
6., 看看民国的这些小学生或游记或记物记事或论理,都言之有物,有一种内在的情感埋于字里行间,只能说:自愧不如!
7.其时,正逢民国之初,欧风东渐,公立或私立图书馆在经济发达的长江沿岸尤其是苏南地区如雨后春笋涌现。
8., 民国36年(1947年)冬10月的一天,天阴沉着脸,寒风在桂林阳朔城西南边约二十多公里的五龙山区回旋着,发出阵阵哀号声。
9.一身民国范,儒雅风流,站在一群穿着校服的学生中,实在太突出了,当真有鹤立鸡群之感。
10.届时,一处规模庞大、鳞次栉比的明清至民国的古建筑群落将重现在徐州户部山上。
相关词语
- guó yǒu国有
- shì mín市民
- hàn mín汉民
- yín mín淫民
- ān mín bǎng安民榜
- guó zhōng zhī guó国中之国
- guó mín国民
- guó mín国民
- biān mín边民
- mín fáng民防
- rén mín qún zhòng人民群众
- zhōng huá mín zú中华民族
- ān mín安民
- jiàn mín贱民
- wǎng mín网民
- guó huì shān国会山
- yì mín逸民
- guó dū国都
- jū mín qū居民区
- mín yì民意
- guó yōu国忧
- wáng guó王国
- mín xiào民校
- mín fèn民愤
- jī mín饥民
- lì mín力民
- rén mín gōng shè人民公社
- rǎo mín扰民
- zhōng huá mín guó中华民国
- zhōng huá mín guó中华民国
- fù guó负国
- guó cè国策